8月13日,每兩年一屆的“中國顆粒學會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顆粒學會理事長陳運法主持會議開幕式,現場約600人參加。以下是來自粉體圈的報道。
顆粒學會榮譽理事胡榮澤老師是這樣定義的:顆粒是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狀的微小物體,它的宏觀尺寸通常界定在1nm以上和1mm以下。實踐中,單個顆粒是很難見到的,見到的是無數顆粒的堆積體,也即常說的粉體。廣義地來說,分散在空氣中的霧滴、分散在水中的油滴、溶液中的氣泡、多孔氣體中的孔等也可看作“顆粒”,前兩者是液體“顆粒”,后兩者是氣體“顆粒”。
此次會議也細分了多個學術分會:第一分會場,顆粒的測試與表征;第二分會場,氣溶膠;第三分會場,流態化基礎研究及應用;第四分會場,顆粒制備與應用技術;第五分會場,超微顆粒材料;第六分會場,生物顆粒制備技術;第七分會場,能源顆粒材料;第八分會場,3D打印材料及技術;第九分會場,納米涂層材料及防腐技術。
展會現場:
粉體圈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