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修訂印發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
入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新材料領域包括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方面,對于其中的金屬及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有一些界定標準,明確排除了光伏及常規鋰電等產業。

稀有、稀土金屬精深產品制備技術
稀有、難熔高純金屬、高比容粉末提純處理技術;鉬、鉭、鈮材料的燒結及制備,寬幅板帶箔材的成形技術;大型鎢、鉬異型件等靜壓成形加工技術;鋯、鉿高效潔凈分離及鋯合金包殼管精密鑄軋加工技術;超細晶/超粗晶高性能硬質合金制品制備技術;降低稀土提純過程污染和能耗的技術;稀土永磁體制造技術;高技術領域用稀土材料制備及應用技術等。
普通玩具、音響、冶金機械等用NdFeB永磁體和初級出口磁體產品生產與加工技術;一般抗磨用途的硬質合金制品生產與加工技術除外。
納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備與應用技術
納米材料與器件制備技術;超細、高純、低氧含量、無/少夾雜金屬粉末制備技術;粉末預處理、燒結預擴散、預合金化、球形化、包覆復合化先進制備技術;國產化配套關鍵零部件快速燒結致密化技術;高性能粉末鋼熱等靜壓/噴射沉積近終成形技術;新型鋁及鈦合金零件制備技術;高精密度金屬注射成形(MIM)技術,新型高溫合金、鈦合金、微/共MIM及凝膠注模成形技術;增材制造金屬新工藝、新材料制備及應用技術;高通量、高過濾精度、長壽命金屬多孔材料制備及應用技術等。
低壓水/氣自由式霧化粗粉制備技術;常規粉末冶金鐵/銅基通用機械零件生產技術;進口喂料常規不銹鋼、低合金鋼MIM零件生產技術;粗過濾用銅基等多孔元件生產技術除外。
金屬及金屬基復合新材料制備技術
低密度、高強度、高彈性模量、抗疲勞新型金屬及金屬基復合材料制備技術;耐磨、抗蝕、改善導電和導熱等性能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制備及表面改性技術等。
性能不可控的原位復合材料制備技術;常規顆粒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電弧/火焰噴涂、噴焊、鍍鋅、磷化、電鍍等常規表面處理技術除外。
半導體新材料制備與應用技術
石墨烯制備及應用技術;大尺寸硅單晶生長、晶片拋光片、SOI片及SiGe/Si外延片制備加工技術;大型MOCVD關鍵配套材料、硅襯底外延和OLED照明新材料制備技術;大尺寸砷化鎵襯底、拋光及外延片、GaAs/Si材料制備技術;紅外鍺單晶和寬帶隙單晶及外延材料制備技術;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制備技術;高純金屬鎵、銦、砷、鍺、磷、鎘半導體蒸餾、區熔提純大型連續化工藝技術,高純及超高純有色金屬材料精煉提純技術及痕量雜質測試技術;低污染硅烷法高純度電子級多晶硅提純、后處理、區熔規模化生產技術等。
高污染、高能耗、低光電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用單晶、多晶硅制備加工技術除外。
電工、微電子和光電子新材料制備與應用技術
新型馬達定子SMC軟磁粉芯、SMD貼裝電感軟磁粉芯制備技術;高導磁、低功耗、抗電磁干擾軟磁材料制備技術;高性能屏蔽材料技術,集成電路引線及引線框架技術,電子級無鉛焊料技術,高導熱、低膨脹電子封裝與熱沉材料技術,CMP拋光液技術,光刻配套超純凈微/納孔凈化分離膜技術,賤金屬專用電子漿料技術,異形接觸點和大功率無銀觸頭技術,大尺寸高純、高致密度新材料制備與應用技術;新型光、磁信息海量存儲材料技術,光電子、光子晶體信息材料技術,智能傳感器件用新材料制備與應用技術等。
常規鐵氧體、FeSiAl材料及制品、貴金屬漿料制備技術除外。
超導、高效能電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備與應用技術
高溫超導塊材、線材、薄膜的制備與產業化應用技術;新型Fe基高溫超導材料制備及其應用技術;高功率、高儲能、高效能動力電池、輕質固態燃料電池、高效二次電池用新型隔膜、載體,金屬雙極板、儲氫、吸氣等新材料制備技術;超級電容材料制備與應用技術;良好生物相容性醫用無鎳不銹鋼、鈷基合金、β型鈦合金、鈦鎳形狀記憶合金、鎂合金等新材料制備及其臨床應用技術等。
常規鈷/鎳/錳酸鋰和磷酸鐵鋰材料制備技術除外。
粉體圈·啟東
參考來源:科技部網站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