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 粉體作為化工、醫藥、陶瓷與玻璃、新能源等多個行業的基礎原料,用量大大增加,從粉體輸送到混合工藝的操作連續化程度也隨著迅速增大。然而在制備,運輸和使用這些粉體材料時,可能會產生隱含爆炸風險的粉塵,例如鋁粉、鋅粉、硅鐵粉、鎂粉、鐵粉、各種塑料粉末以及各種食品藥品等。當這些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或其他助燃氣體)混合后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如有點火源存在,其能量將迅速轉化為機械功以及光和熱的輻射,從而引發粉塵爆炸事故。
從原理上來看,粉塵之所以會成為“炸藥”,是因為粉塵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與塊狀物質相比,粉塵表面具有更多的活性點位,接觸空氣面積更大,吸附氧分子更多,氧化放熱過程更快,因此其爆炸下限也低,所需最小點火能量小。尤其是一些微納米級別的金屬粉體,由于其高導電性和高化學活性,不僅能量密度高殺傷力極大,其著火敏感性高更是驚人,某些條件下的超細金屬粉體點火能甚至低于1J,在粉體生產運輸、混合中產生的高溫表面、沖擊或摩擦、靜電火花及不合格的電器設備等都可能不小心把它們給引爆,因此,為保障安全生產,需要對超細粉體的生產設備進行泄漏、遏制、隔離、抑制等措施。
但是在現代工業中,由于生產連續化、自動化程度日益提高,在對生產設備做防爆措施時,不能單獨考慮一個設備,而是要把粉塵防爆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根據產品、工況不同,設計合理的粉塵防爆解決方案,強化全過程風險管控,還要加強應急處置。
6月13日,CAC廣州國際先進陶瓷產業鏈展覽會、CAPE廣州國際先進粉體裝備展覽會雙展同期舉辦的“2024全國粉體工業防爆技術與設備論壇”上,來自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工業安全及爆炸防護研究所的張小良博士將現場分享報告《粉體輸送和混合工藝中粉塵爆炸及解決方案》,屆時他將結合可燃性粉塵特性參數,對工業廠房內設機器的防爆選型問題作相應介紹,從安全生產的角度出發,對輸送和混合等工藝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要點進行總結和探討, 旨在為相關企業可燃性粉塵生產工程提供合理的建議和參考,解決圈內企業的安全生產的痛點。
務實的干貨報告不容錯過!如您對該報告感興趣,歡迎了解會議詳情并報名哦!
報告人介紹
張小良,博士,國家注冊安全評價師,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教授,2023年獲得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安全工程專業責任教授,安全工程、化學工程碩士生導師,智庫專家;上海市安全生產核心專家、應急預案評審專家;安全標準化評審專家;上海市浦東新區安全生產專家;上海生態環保局應急管理專家;上海市危險廢物鑒別專家;上海市環保產業協會學術專家,中國暖通空調學會通風委員會委員,蘇州粉塵防爆特聘專家,長三角應急管理?;瘜<遥袊瘜W品安全協會精細化反應風險評估專委會專家。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Thermochimica Acta和Fire and Materials 、Fuel、Thermochimica Acta、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國安全科學學報、消防科學與技術等期刊雜志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發明授權專利10余項,省部級或一級行業協會獲獎5項。
CAC廣州先進陶瓷展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