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大學研究人員最近在journal Scientific雜志發表了一項發現,研究人員的初步測試表明,利用氧化鋯粉體可以檢測人體內部組織的溫度。這項發現有望用來替代目前對人體侵入性較強的臨床測溫方式。
臨床醫生需要能夠監測和管理一些危重病人的核心體溫,例如頭部受傷或心臟病發作后的體溫。到目前為止,這通常是通過在心臟和血管中插入一根小管子來完成的。但是科學家們正在尋找一種侵入性較小的方法來監測體內的溫度。
日本東北大學的應用物理學家Takumi Fujiwara及其團隊在紫外線下加熱氧化鋯粉,氧化鋯晶體受激發釋放電子繼而發光,并且發光強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升高。當近紅外激光照射在材料上時,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實驗表明熱和光均可以用于誘導氧化鋯中的發光。并且研究人員發現,當放在一塊骨頭后面并用近紅外激光照射時,用肉眼可以看到氧化鋯發光。
氧化鋯在近紅外激光照射下的發光效應
總之,這些演示表明氧化鋯可以通過注射體內溫度,然后用近紅外激光照射大腦等目標部位來監測體內溫度。材料發光的強度和壽命將取決于周圍的溫度。
研究人員總結說:“雖然這項基礎性研究留下了一些尚未解決的重要問題,但這項工作是(合成發光物質)在醫學領域的一項新的、有希望的應用。”。展望未來,研究人員希望找到一種方法,使氧化鋯的發光波長從紅色區域變為近紅外區域,因為這有助于提高人體組織的透過率,從而獲得更清晰的信息。
信息來源:日本東北大學
粉體圈 編譯YUXI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73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