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京都大學宣布,他們與鳥取大學和住友化學株式會社聯合開發出了一種使用柔性固體電解質的高容量固態電池,可以在不施加壓力的情況下穩定運行。該結果將在11月8日至10日舉行的第63屆電池研討會(日本福岡)上公布。
由柔性新材料制成的高容量固態電池
研發背景
近年來,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全固態電池因不存在爆炸或火災的危險,以及更高的能量密度而備受關注。然而,基于硫化物的無機化合物的固體電解質非常堅硬,使其難以實現良好的電池操作——比如說粘合固體電解質和電極之間的界面就是一個挑戰。而且一般來說,為了實現粘合需要對部件進行加壓,這樣成本也會增加。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京都大學、鳥取大學和住友化學在2020年設立了產學聯合教席,主攻研究開發一種靈活的固體電解質,即便是不施加壓力也可以用來粘合界面與電極。
最終,在研究人員的反復試驗中,一種可用于制備“軟固體”類型電池,能夠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與電極進行界面結合的新材料被開發了出來。這種新材料在非加壓系統中已經成功實現了大約230Wh/kg的容量。由于可以省略增壓所需的組件,因此可以減少電池的重量和成本。
研究組認為,這種新材料通過消除加壓所需的部件,有望大大降低電池的重量和成本,并有望作為一種高度安全的固態電池盡快投入實際使用。除了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該產品有望應用于更為廣泛的領域,包括用于電動車的下一代電池等等。
粉體圈Coco編譯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627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