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發出時代最強音,而近年隨著電力的移動應用需求(電動汽車、便攜儲能)爆發,鋰電行業也當之無愧地成為新能源天空中最亮的那顆星,它也帶動了相關配套產業的欣欣向榮,比如粉體制備加工和材料檢測分析等。
飛納電鏡——復納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致力于臺式掃描電鏡普及,在積累眾多鋰電企業客戶的基礎上深入了解了行業痛點,開發出一系列針對不同需求的特色解決方案——可提供包括離子研磨制樣,掃描電鏡分析和鋰電清潔度全自動分析,甚至電極材料包覆改性在內的個性化定制服務。
一、材料分析
臺式掃描電鏡在功能上可與傳統大型掃描電鏡相媲美,在價格上卻又足夠親民,操作簡單,維護方便,且對安裝環境沒有嚴格要求,一經推出就受到廣大實驗室操作人員的喜愛,在各行各業迅速崛起。
1、電極材料
鋰電池的正極、負極、隔膜都涉及到掃描電鏡的應用。正負極材料的粒徑、形貌直接影響鋰電池能量密度、循環次數以及安全性等。
三元前驅體
鈷酸鋰
石墨負極材料
一次顆粒也稱初次顆粒,正極材料的一次顆粒粒度對鋰離子的擴散作用中起著重要影響,并最終會影響電池的關鍵性能參數,如離子傳輸速率和電池充電時間。另外,一次顆粒的粒度會對電池充放電循環期間晶間裂紋的萌生造成影響。
Phenom ParticleMetric鋰電顆粒測量系統可對一次顆粒進行分析,下圖為電池顆粒進行一次顆粒粒度分析結果,其中可見一次顆粒平均直徑為1.1 um,D50為1.09 um。
2、隔膜材料
飛納電鏡在服務客戶過程中了解到,通過在隔膜上施加熱應力和機械應力,并在顯微級別實時觀察隔膜材料在這些外力下的行為,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認識隔膜材料破裂失效的機制,并提出改進方案。
鋰電隔膜
3、適用范圍
當前正是鋰電行業當打之年,電池材料路線眾多且各有擅場。大企業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產品系列豐富全面;中小企業抓住風口走專精特色,但也希望在路線變化時能夠靈活調整,這就對電鏡的適用范圍提出了挑戰!飛納電鏡ProX-SE具有350000x的放大倍數,6nm的分辨率,配有背散射和二次電子雙探頭,能夠實現成分和形貌兩種圖像模式,輕松觀察從微米級到數十納米數量級的樣品,加以飛納電鏡15S快速抽真空、操作簡單、快速成像的特點,效率十足。
飛納臺式電鏡能譜一體機 Phenom ProX
4、清潔度(雜質)分析
如下圖所示,背散射電子可看出很多“亮點”,通過能譜,知道了背散射圖像里的亮點,部分顆粒為Si,部分顆粒為SiOx,是石墨負極的添加料。
左:背散射電子 右:二次電子
此外,當正極材料中存在鐵( Fe )、銅(Cu )、鉻(Cr )、鎳(Ni)、鋅(Zn)、銀(Ag)等金屬雜質時,電池化成階段的電壓達到這些金屬元素的氧化還原電位后,這些金屬就會先在正極氧化再到負極還原,當負極處的金屬單質累積到一定程度,其沉積金屬堅硬的棱角就會刺穿隔膜,造成電池自放電。當然,負極材料中的雜質元素同樣嚴重影響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有可能刺穿隔膜,造成安全隱患。
能譜測試結果
Particle X系統以掃描電鏡+能譜儀為硬件基礎,通過背散射成像的明暗襯度識別顆粒,進而對顆粒進行能譜成分分析,根據顆粒形貌和成分信息對其智能分類,并且可以一鍵生成檢測結果的報告。清晰的表面形貌有助于分析雜質的產生機理(如摩擦磨損等),成分信息有助于分析雜質產生的來源。雜質的分析結果嚴格按照VDA19要求的格式呈現,顆粒分類統計結果更有助于評估鋰電池生產的清潔度情況,方便不同批次樣品的對比,以及生產工藝調整的驗證。
鋰電清潔度全自動分析系統 P article X
制造業清潔度控制是提高制造工藝和產品品質不可或缺的環節。污染顆??赡軙е率?、失靈、失控等事故發生。Particle X系統除了可以智能分析電池清潔度外,還可以用來分析鋼鐵夾雜物,汽車清潔度等。
二、失效分析之離子研磨
離子研磨系統可以無應力地去除樣品表面層,加工出光滑的鏡面,為掃描電子顯微鏡的樣品制備提供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離子研磨原理示意
鋰電材料需要觀察顆粒的內部結構,才可以看出顆粒內部是否存在裂紋、孔洞等,這些影響了顆粒之間的離子傳輸,導致內阻增加。傳統的切磨方法會改變顆粒的斷面結構,無法真實真實顆粒的內部情況。使用離子研磨儀切割的方法,通過使用合適的能量離子槍,利用離子束進行剖面切削或表面拋光處理,不僅呈現樣品真實的截面結構,而且層結構不會受到破壞。
全方位的截面樣品制備方案
斷面檢查示例
Technoorg Linda全自動離子研磨儀通過高能離子束對于鋰電電極粉末,極片等樣品進行截面制備,用于電鏡觀察分析。
除了鋰電材料,離子研磨儀還可以用來制備金屬、高分子、復合/鍍層等截面樣品,輔助實現印刷電路板(PCB/PCBA)、電子元器件、偏光膜異物分析等。
三、特色定制服務之PALD
PALD,powder atomic layer deposition(粉末原子層沉積)——與其他氣相沉積技術對比,ALD(原子層沉積)擁有極高的薄膜控制精度,較好的繞鍍性以及薄膜的均一性和共形性,而PALD包覆技術可以解決嵌鋰、金屬溶解、開裂、枝晶生長、放氣等問題,改進電極材料的使用壽命及電化學性能,有效提升電池整體性能。
2021年6月20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Transporter-2的發射任務圓滿完成,而在此次發射的Spire Global公司的LEMUR-2衛星搭載了全新的鋰離子電池作為儲能模塊,這是PALD技術改性的鋰離子電池第一次被真正應用在太空環境。
LEMUR-2衛星的正負極材料通過使用PALD技術提高電池的循環壽命穩定性、能量密度和低溫性能
ForgeNano的P系列工業級粉末原子級包覆系統
TEM 拍攝的PALD包覆的超薄納米涂層的電極材料
PALD 包覆作為有效的綜合改性手段,可提升電池整體安全以及電化學性能。此外,PALD 技術在藥物 API 粉末(表面鈍化,改善親水性),3D 打印(抗侵蝕),熒光粉(封裝),含能粉末(鈍化)等領域也有較大的應用前景。目前,PALD 在實驗室已經可以實現小批量的合成,隨著工業解決方案的完善,未來將會成為粉末工程不可忽視的新力量。
總結
飛納以臺式掃描電鏡為基礎,全面完善了包括離子研磨、能譜分析再到全自動清潔度分析的“一站式”檢測分析服務,并且拓展了世界領先的PALD原材料包覆改性功能,可謂涵蓋研發、生產、安全把控的各個環節,真正從鋰電行業用戶角度思考問題,并用心提供先進可靠的特色解決方案。
粉體圈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761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