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陶瓷磚》(GB/T 4100-2015)國家標準于2015年5月15日發布,將于2015年12月1日起實行。該標準首次對干壓陶瓷磚厚度作出限定,提高了對擠壓陶瓷磚的技術要求,增加了墻磚背紋的要求等內容,新標準的實施將大量節約粘土等礦產資源。
新標準規定,表面積大于6400 平方厘米的,厚度不能超過13.5毫米;表面積小于3600 平方厘米的厚度干壓陶瓷磚厚度要小于10毫米;表面積在3600至6400 平方厘米之間的,厚度要小于11毫米。
新標準還提升了對擠壓式陶瓷磚的技術要求,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將低吸水率擠壓式陶瓷磚分成吸水率小于0.5%和介于0.5%至3%之間兩類型,淘汰了吸水率介于3%至10%的擠壓陶瓷磚。
全國建筑衛生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博表示,新標準大大降低了陶瓷磚厚度,促進了陶瓷磚的薄型化發展。據測算,僅此一項就可節約大量粘土礦產資源,降低10%以上的能耗,每年將節約1700萬噸標準煤。
筆者注意到對吸水率的要求大大提升。據相關技術人員提供的信息,了解到吸水率與4個因素直接相關:1、燒結溫度,2、保溫時間,3、成型壓力,4、物料粒度。這相當于對陶瓷磚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大幅提升了門檻,生產企業除了需要相關設備和參數的調整,還對粒度檢測儀器等產生剛性需求。
(粉體圈 作者:啟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