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材料通常是指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或由這兩種材料為主要成分分別制成的復合材料,代表指硬度極高的材料,冠以“工業牙齒”或“材料之王”之稱。其中,金剛石(Diamond)作為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硬的物質,已是家喻戶曉。而立方氮化硅(cBN)了解的人相信并不多,它為什么能夠成為硬度僅次于金剛石的存在,它究竟存在著怎樣的神秘面紗? 本文就立方氮化硼進行簡要講解。
立方氮化硼(左) cBN與其他材料硬度對比(右)
一、立方氮化硼晶體結構
氮化硼(BN)由氮、硼兩種原子組成。氮、硼原子通過不同的雜化方式相互作用,從而構成具有不同晶體結構的BN材料,包括:六方氮化硼(hBN)、菱方氮化硼(rBN)、纖鋅礦氮化硼(wBN)和立方氮化硼(cBN)。在一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不同晶體結構的BN之間可以通過相變反應來實現相互轉變。立方氮化硼是由六方氮化硼和觸媒在高溫高壓下合成的,是繼人造金剛石問世后出現的又一種新型產品。其中 cBN的晶體結構是閃鋅礦結構,屬于面心立方晶系,晶體中原子的排列可以看作是兩個彼此錯開1/4對角線的面心立方相互嵌套而成。
氮化硼不同晶體結構
氮化硼各晶體結構系數
二、立方氮化硼的特性與應用
盡管立方氮化硼硬度不及金剛石,但是它在很多方面的性質卻優于金剛石。與金剛石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除此之外,它還具備優良的抗氧化性能和導熱性能等。金剛石磨具在高溫下加工含鐵或鎳元素材料時易產生石墨化而失效,但cBN卻能保持足夠高的力學性能。
立方氮化硼特性
性質 | 應用 | |
物理性質 | 高的熱導率、與多種金屬不浸潤
| 鑄模中的離型劑、鑄劑噴嘴、電力轉換絕緣材料、有機聚合物的結合劑或填充劑 |
高的熱穩定性 | 高溫耐火材料 | |
高溫潤滑性 | 研磨工具、機油制品 | |
化學性質 | 抗腐蝕、抗氧化性 | 耐腐蝕涂層、耐氧化涂層 |
電學性質 | 薄膜表面負電子親和勢 | 場發射器件 |
壓電性 | 平面光波導及聲表面器件 | |
hBN薄膜 | 電極材料、電極涂層、半導體熱沉、MIS結構柵極 | |
光學性質 | 從紫外到遠紅外甚至微波頻段范圍透過,在紅外區800cm-1和1380cm-1兩個主要吸收模式 | 雷達與紅外窗口
|
cBN應用
三、立方氮化硼的合成方法簡介
立方氮化硼的合成方法很多,從原理上基本上可以分為:高壓合成法和低壓合成法。高壓法主要包括靜態高壓法和沖擊壓縮法(爆炸法);低壓合成法,即亞穩區域生長法,主要包括氣相沉積法和水熱法。具體分類如圖5所示。在這合成方法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為靜態高壓觸媒法,其次為爆炸法和晶種溫度梯度法,氣相沉積法主要用于薄膜生長。
立方氮化硼的合成方法
制備方法 | 制備原理 | 特點 |
靜態高壓觸媒法 | 以液壓裝置產生高壓、以交流或直流電通過裝試料的石墨發熱體間接加熱產生高溫,在觸媒材料的參與下合成cBN晶體的方法。 | 有效地降低 hBN-cBN相轉變壓力,已成為工業生產cBN的最主要的方法。但存在合成時間長、合成效率低、合成成本高等缺點。 |
晶種溫度梯度法 | 是一種通過將小顆粒cBN單晶加入觸媒溶劑中作為晶種,添加hBN原料,溶解的B-N在合成腔溫度梯度的作用下到達低溫去的小顆粒cBN單晶,從而在小顆粒單晶表面沉淀呈現生長的方法。 | 能夠生產出毫米量級的大顆粒cBN單晶,且晶體雜質少、高質量,但是合成所需時間較長,合成成本較高。 |
靜態高溫高壓直接轉變法 | 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實現 hBN 直接轉變為cBN單晶的方法,轉變過程中沒有觸媒的參與。 | 設備成本高、實驗組裝復雜、合成時間長,并不適用于實際工業生產中。 |
爆炸法 | 主要為利用烈性炸藥爆炸時產生的高溫和高壓(>10 GPa,2000 K)直接作用于 hBN,從而實現 hBN 向 cBN的直接轉變。 | 所需設備簡單、合成成本低及生產效率高,但是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且得到的晶體后期提純較為困難,不適合大尺寸的制備。 |
氣相沉積法 | 在高溫和低壓的條件下,在襯底上沉積由氮和硼原子形成的亞穩態氣體,從而得到cBN薄膜的一種方法。 | 不需要使用復雜的高壓設備,生產成本較低,廣泛應用于制備cBN薄膜。 |
水熱法 | 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環境下,通過水溶液中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得到cBN微晶和納米晶的一種方法。 | 便于操作,實驗成本低,適合制備結晶度較高、密度較低的cBN微晶和納米晶。 |
表3 cBN的制備方法簡介
總結:
由于c-BN生長條件的苛刻,目前很難獲得高質量的cBN大尺寸單晶,在合成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粘附性問題、厚度問題、純度問題、成核及生長機理問題。同時,合成大尺寸、高質量cBN單晶是獲得功能器件應用的必然選擇,可是cBN晶體的大尺寸化遠沒有金剛石做得成功。但不可否認,cBN有眾多優異的性能,像它很寬的能帶間隙(Eg > 6.2 eV),是一種新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可以廣泛應用于光學和量子計算領域。因此,加快突破cBN大尺寸、高質量的合成,促進cBN在更多新興領域的探索及應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相信,在未來超硬材料領域,立方氮化硼將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
參考來源:
1、超硬材料合成方法、結構性能、應用及發展現狀 張旺璽等
2、cBN基復合材料的高溫高壓制備與表征 褚棟梁
3、高溫高壓合成優質立方氮化硼的結構和工藝研究 林樹忠
4、大單晶立方氮化硼的高溫高壓制備與表征 魏征
5、立方氮化硼、六方硼碳氮化合物的高壓合成及應用研究 楊大鵬
6、金剛石/立方氮化硼異質外延界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趙德鶴
作者:晴天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