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化學研究機構下屬煤炭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利用機械研磨勃姆石(γ-AlOOH)制備高比表面納米剛玉顆粒α-Al2O3的成果。
到目前為止,化學家只能通過在1000攝氏度以上的溫度下燃燒原料,或在500攝氏度左右的相當溫和的溫度下高壓數周,才能從制備出大粒徑的剛玉。由于α氧化鋁的立方緊密堆積晶格結構具有高的活化能勢壘,因此機械研磨往往只能制備微米粉體。

研磨3小時 勃姆石轉變為剛玉納米顆粒
而此項研究結果表明,球磨制備勃姆石γ-alooh的機械研磨可以誘導脫水反應發生,并促使微觀結構重組,而勃姆石中的化合水又在獲得粒徑僅為13納米的高純剛玉粒子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研究人員認為,勃姆石在磨機中受到的機械沖擊剛好滿足了晶體結構轉換為剛玉的能量,但同時低溫(室溫)條件又阻止了納米顆粒的繼續長大。
論文地址: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4/485
https://www.solarify.eu/2019/10/25/444-nanokeramik-aus-der-kugelmuehle/
編譯 YUXI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