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細菌感染是創傷治療過程中的首要挑戰。銀納米粒(Ag NPs)能夠有效地控制創傷處細菌的生長,因此提高Ag NPs等抗菌藥的活性、采用止血和抗菌雙重治療策略,不僅可避免抗生素的濫用,還可滿足醫學領域的大量需求。但常規負載方法得到的Ag NPs尺寸偏大,物理穩定性較差,極易發生聚集、結塊,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張繼穩團隊以環糊精金屬有機骨架(CD-MOF)為模板,合成了穩定的Ag NPs,實現了更高的抗菌活性,功能化修飾后能有效促進止血和傷口愈合。該研究以生物相容性材料CD-MOF為模板,利用CD-MOF中直徑為1.7納米的微小空間,限制Ag NPs的生長,合成了負載有超細Ag NPs的CD-MOF(Ag@CD-MOF)。與現有的Ag NPs產品相比,Ag@CD-MOF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更強的抗菌能力。實驗表明,Ag@CD-MOF在更低濃度時發揮抑菌作用,其在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中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分別為16 μg/mL和128 μg/mL,而市場上的Ag NPs產品在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中MIC為 512 μg/mL,證明Ag@CD-MOF的抗菌功效得到顯著提高。Ag@CD-MOF微粒表面的環糊精單元經碳酸酯鍵化學交聯后,將數量眾多的超細 Ag NPs固定在微粒內,實現緩釋;研究人員采用GS5寡肽對交聯的CD-MOF進行表面修飾(GS5-CL-Ag@CD-MOF),促進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增強止血效果、促進微粒在創傷部位的粘附,協同Ag NPs的抗菌作用,促進傷口愈合。在傷口愈合實驗中,相比于其他實驗組,給予GS5-CL-Ag@CD-MOF時傷口愈合速度最快。
此研究成果以內封面論文形式發表在Small上。該研究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重大新藥創制藥物一致性評價關鍵技術與標準研究和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自主部署科研項目的資助。
來源:上海藥物研究所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328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