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出于環保目的,從廢橡膠輪胎中回收的炭黑粉被要求將其作為一種環保和可持續的材料,作為增強填料繼續用于制造新輪胎或其他用途。但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物理學家發現,這些炭黑粉體的潛力遠不止于此。
據近日發布在NUS官網的消息稱,物理系Sow Chorng Haur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發現,若對回收的炭黑粉末,通過聚焦激光處理技術進行光熱處理,可以使其呈現出多種顏色,具有用于顯示應用的潛力。
圖中顯示的是在環境和氦環境中利用回收的炭黑制成的多色蝴蝶圖案(來源:新加坡國立大學)
回收的炭黑粉末通常含有不同類型的金屬雜質,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相當致命的缺陷。然而,當其在空氣中或氦環境中使用聚焦激光束加熱時,碳原子會被注入金屬污染物中。這一過程會導致混合材料系統中產生額外的能量態,從而使材料中的電子跳躍到不同的電子態并發出不同的顏色。與此同時,受熱材料的物理形態也發生了變化,這是由于受熱誘導的熔融和團聚粉末的再分解,導致了碳納米顆粒的周期性排列。可見的顏色部分也正是由于這些周期性排列的光散射導致的。
研究人員還發現,他們能夠通過施加外部電勢來關閉或減弱來自樣品的熒光。憑借這一特點,再配合能將這種材料轉移到柔性透明薄膜上的能力,這種“新”材料極有可能用作一種柔性透明的多色熒光顯示器。
Sow教授說:“由于這個過程不受規模的限制,而且很靈活,回收的炭黑粉末確實具備用于大規模熒光顯示的潛力。這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將一種廉價而豐富的材料變成有用而美麗的東西。”
來源:新加坡國立大學
編譯 Coco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2797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