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報日前報道,南京工業大學研究團隊已和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科煜晨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型研發機構“增材制造粉體材料研究院”,第一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鈦合金粉末低成本生產設備,有望9月底開始安裝調試。規模化生產后,鈦粉末價格有望下降一半。

口腔醫療用鈦合金支架
研究院執行院長、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常輝教授介紹,鈦具有質地輕、柔韌性好等特點,是目前制造領域重要的結構金屬,自然也成為3D打印的重要原料。常輝說,鈦合金是航空航天領域重要的結構材料,但目前國產鈦粉末穩定性、一致性差,從而導致打印部件的性能波動較大,影響到3D打印鈦合金構件在重要工程上的批量應用。現在國內航空航天增材制造技術所用的鈦合金粉體,很大一部分需要從國外進口,生產和制備鈦合金粉末的裝備80%以上也是由國外采購回來的。
目前,他們已經完成了前期驗證等一系列工作,9月底,首臺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國產鈦粉末制造裝備就將到位。“規模化生產后,鈦粉末的價格有望比現在下降一半左右。”常輝說,鈦粉末成本降低后,可以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比如血管支架,鈦合金制成的鈦支架人體親和性好、抗腐蝕性好,比鋼支架更為理想。成本降低后,能用得起的人會更多。”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