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增白劑的生產企業看,有一些企業產品單一性地用于造紙行業,有一些增白劑生產企業產品種類豐富,可以用在紡織印染、日化和塑料行業,可以進行產能調節和產品互補,企業間差異較大。行業整體的裝置達產率在60%左右,遠低于設計產能。
2015年需求量在8萬噸左右,而國內實際常開的產能大約在15萬噸,產能過剩嚴重。特別是四磺酸基的熒光增白劑產品類型單一,同質化嚴重,競爭比較激烈。
在大的經濟環境下,造紙行業低迷,帶來化學品行業的需求下降和成本逆向傳導,預計造紙化學品的價格仍會下行。熒光增白劑雖然原料成本下降,但是持續增長的人工成本、加工費用、安全環保支出,以及市場價格的下降等,抵消了原料價格的下降,企業的盈利空間有限。預計,增白劑平均價格會下降4%~6%,個別產品會下降更多。
熒光增白劑行業在國內仍然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另外,國家的政策背景中,環保因素不可忽視。隨著國家對環保治理要求的嚴格執行,一些環保意識差的熒光增白劑生產企業將更加難以生存,甚至面臨因環保問題而被淘汰的危險。產業的集中度還會進一步提高。所以,近幾年行業景氣指數不會好轉,這給國內熒光增白劑生產企業如何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綜合能力的提升將是生存發展的關鍵,而一體化延伸戰略可能成為最關鍵的因素。最終將會像目前國際市場一樣,只剩幾家可參與全球化競爭的企業,并真正體會到產業格局的全球化。
(來源:中國化工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528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