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日報莫斯科12月18日消息,由中日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利用稀土金屬氧化物合成出新型晶體材料,并闡明了新材料的結構與性質,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歐洲化學》雜志上。X射線分析顯示,該材料是一種全新化合物,具有獨特光譜,未來可用于制造顯示器等電子設備。
這種新化合物最大的特點在于,在加熱到800攝氏度時會合成熒光粉,且合成過程中只產生水,而目前生產類似熒光粉時通常會產生有毒物質。俄科學家認為,這種新化合物未來在生產顯示器等電子設備方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將有效降低合成熒光粉時對周圍環境的危害。
此前,來自中國渤海大學和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稀土硝酸鹽與硫酸鹽和銨水合物化合,合成出一種新化合物。之后,中日俄三國研究人員組成國際團隊,共同確定新化合物的晶體結構。與其他已發現的具有發光性的稀土化合物相比,新化合物具有獨特的光譜。俄西伯利亞聯邦大學、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物理研究所X射線結構分析專家馬克西姆·莫洛凱耶夫通過研究證實,新化合物從結構上來說是一種全新的物質。
莫洛凱耶夫介紹,分析該化合物結構的主要困難在于,一是需要得到新型化合物的單晶體,二是通過X射線衍射方法分析粉末狀物質的單晶結構相比于分析其他物質要更為復雜。通過分析X射線圖像,莫洛凱耶夫發現,新型熒光粉由四面體硫酸根和環繞氧原子的稀土離子構成,硫氧化物四面體呈無序排列。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300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