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斯大學納米技術水處理中心(NEWT)的研究人員在最新的《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說,他們結合了膜蒸餾技術與納米光子學,打造了“納米光電太陽能薄膜蒸餾(NESMD)”系統以進行海水淡化處理。
在這個薄膜中,科研人員嵌入了炭黑納米粒子,這樣能夠大大加大對陽光的吸收,獲悉,這種材料能夠吸收照射在其表面的80%的太陽光,而這能加快水的蒸發、減少系統對外部能源的需求。
眼下,這套系統還處在概念驗證階段。據了解,科研人員使用的薄膜只有幾毫米厚、大小約為3張郵票大小。不過另外,NEWT團隊還打造了一個70厘米*25厘米的版本,實驗結果顯示,該系統擴展性非常好、吸收以及利用陽光的效率也都非常具有優勢。
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Qilin Li表示,當把用于吸收陽光的鏡頭面積擴大25倍之后,每平方米的薄膜能夠產生17.5千瓦的能源、每小時的水產量則可以達到6升,所以實際上使用者可以根據其所需的水量來決定薄膜的面積。
注:
相關報告已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相關視頻:
來源:cnbeta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224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