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Li2CO3,為無色單斜晶系結晶體或白色粉末。密度2.11g/cm3。熔點723℃(1.013*10^5Pa)。溶于稀酸。微溶于水,在冷水中溶解度較熱水下大。不溶于醇及丙酮。可用于制陶瓷、藥物、催化劑等。
制作方法是將鋰輝石和石灰石高溫燒結生成鋁酸鋰再浸出氫氧化鋰溶液,與碳酸鈉反應制得。亦可利用鹵水經提取氯化鎂后的含鋰料液,經純堿除鈣、鎂離子,用鹽酸酸化,再與純堿反應制得。
鹽湖開采碳酸鋰
在作用方面,在15年前,國內國外基本都是用于制取各種鋰的化合物、金屬鋰及其同位素。還用于制備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半導體、陶瓷、電視、醫藥和原子能工業也有應用。分析化學中用作分析試劑。在鋰離子電池中作為主要的原料。在水泥外加劑里作為促凝劑使用。但15年之后,則是因為國內電動車行業的大規模發展,以及政策補貼等情況發生,最后導致碳酸鋰價格瘋漲,從2萬多一噸,漲至近20萬一噸。隨著產能的增加,以及國家的調控,目前碳酸鋰開始緩慢的下跌。
巨大的市場
近年來我國鋰電池產業產值由原來的數百億元,發展到超過千億元。碳酸鋰是制備各種高端鋰產品的重要源頭,通過溶解、除雜等工藝,由碳酸鋰可制得氟化鋰、醫用碳酸鋰以及電池級碳酸鋰,其中氟化鋰用于陶瓷、化工等行業,醫用碳酸鋰用于制藥,電池級碳酸鋰用于生產鋰電池。這也正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需要的電池原料。
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雖然相比15年略有下降,但市場巨大,充滿了巨大的商機。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7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1.5萬輛,銷售2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9.8%和122.8%。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2萬輛和15.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56.4%和160.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53.7%和57.6%。
新能源汽車銷量盡管保持快速增長,但增速與去年相比下降明顯。中汽協的數據顯示,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40471輛,銷量331092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其中,純電動車型產銷量分別完成254633輛和24782輛,同比分別增長為4.2倍和4.5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產銷量分別完成85838輛和83610輛,同比分別增長1.9倍和1.8倍。
如此巨大的市場,自然對碳酸鋰市場形成了巨大的商機,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與巨大的市場相比,我國的碳酸鋰加工生產能力是相對薄弱的。
有待增強的加工生產能力
由于生產碳酸鋰的主要原料是鹽湖鹵水(礦石法由于成本高在全球產能很小),因此規模化生產碳酸鋰的企業必須擁有鋰資源儲量較為豐富的鹽湖資源開采權,這使得該行業具備較高的資源壁壘;另一方面,由于全球鹽湖絕大多數資源都是高鎂低鋰型,而從高鎂低鋰老鹵中提純分離碳酸鋰的工藝技術難度很大,之前這些技術僅掌握在少數國外公司手中,這使得碳酸鋰行業又具備了技術壁壘。因此,造就了碳酸鋰行業的全球寡頭壟斷格局。
目前全球碳酸鋰市場集中度非常高。在我國的幾個大型項目投產前,全球主要產能集中在SQM、FMC、和Chemetall三家手中;資料顯示,碳酸鋰產品雖然存在一定的資源和技術壁壘,但我國具備可開采價值的鹽湖還是不少。
就資源來講,全球鋰資源的70%以上儲藏于南美和中國的鹽湖鹵水中,而中國71%的鋰資源存在于青海和西藏的鹽湖之中。但是,目前在產的鹽湖有鹽湖股份的察爾汗鹽湖、西部礦業的東臺吉乃爾鹽湖、中信國安的西臺吉乃爾鹽湖等,因海拔高、工業基礎設施差、電力供應不足、氣候不適宜、交通運輸 困難等原因,都尚未實現規模化開采,國內大多數鹵水原料還是來自南美進口。
再看鋰礦石 ,中國比較有名的是四川阿壩州、甲基卡的鋰礦 ,開采也不容易。江特電機擁有巨量鋰資源,但以鋰云母礦為主,品位也不高。其他地方類似。
展望
技術除中信國安、西藏礦業外鹽湖集團也面臨突破,行業的壁壘正逐漸削弱,行業目前的高毛利率必然會吸引更多資金介入。
此前因碳酸鋰供不應求及鋰礦短缺,碳酸鋰價格迅速提升,下游廠家提前備貨增加庫存以保證原材料供應,控制生產成本。隨著碳酸鋰價格企穩,下游廠家近期進入消耗庫存狀態,需求暫時出現小幅回落。另外,下半年鋰礦供給將逐漸得到緩解,原有的鋰礦核心供應廠商控制力減弱,鋰鹽價格出現松動。
上周(8月15日-19日)工業級碳酸鋰和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分別下降5000元/噸和7000元/噸,成交價格分別為11.9萬元/噸和13.8萬元/噸。碳酸鋰市場近期開始降溫,價格連續三周出現回調。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是主要原因。同時,全球碳酸鋰供應加快釋放,對碳酸鋰價格形成打壓。
在碳酸鋰價格回調的同時,碳酸鋰供給也在進一步加快,預計未來將對碳酸鋰價格形成進一步打壓。比如國際三巨頭之一的FMC最近宣布,將分三階段新增2萬噸氫氧化鋰產能,擴產完成后,氫氧化鋰產能將達3萬噸。第一階段預計于2017年年中完成并開始投產,整個擴產項目計劃于2019年底完成。
國內市場方面,青海恒信融碳酸鋰大線正按照計劃順利推進,爭取早日完成建設。恒信融鋰業年產1.8萬噸碳酸鋰項目在去年獲得環評批復,通過了省環保廳的評審。
預計,2016年-2017年鋰鹽保持供不應求,供給缺口約在4000噸以內。而到2018年以后,鋰鹽恢復供大于求的狀態。
作者:施征
2016年8月29日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3901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