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國內鈦白粉產能逐年增加,截至今年9月份已達298萬噸,且還有38.5萬噸的產能正在建設。四川釩鈦產業協會秘書長張邦緒表示,2015年我國鈦白粉需求量僅為250萬噸,將會有100萬噸的過剩產能。
從2010年開始,國內鈦白粉產能已開始過剩,主要表現就是市場價格低迷、企業虧損停產等。相關數據顯示,與去年9月相比,今年同期低端鈦白粉(A型鈦白粉)每噸價格下滑200元,高端鈦白粉(R型鈦白粉)同比略有小幅回升。相較于歷史最高點,兩種產品價格分別下降2100元/噸和2600元/噸。
中國涂料協會鈦白粉行業協會秘書長郭欣榮認為,鈦白粉產能的過剩之憂主要是結構性過剩,而非真的市場供求失衡。
因此,如何開發鈦白粉的新的應用領域,比如鋼鈦復合品在海洋工程中用于海水淡化,另外海綿鈦也可以直接拿來做粉末冶金原料以及3D打印。只有不斷地擴大產品應用的范圍,才可能解決掉結構性過剩的問題。
(粉體圈 作者:終吉)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