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佛山市的陶瓷行業協會與建材行業協會為了爭奪“佛山陶瓷”地理商標,鬧得沸沸揚揚,結果以國家工商總局回應不會批復告一段落。但就在10月,陶瓷協會又以建材協會侵害名譽為由,將其告上了法庭。這一番明爭暗斗,兩個協會爭的到底是什么?

追本溯源
佛山陶瓷有5000多年的歷史,30多年前,中國引進第一條意大利建筑陶瓷生產線,自此,佛山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無論在企業規模、產品質量、技術創新、營銷管理、品牌建設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注冊理由
如今,陶瓷依然是佛山的支柱性產業,東鵬、唯美,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品牌享譽國內外,陶瓷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名片。但事實上,佛山陶企很少使用“佛山陶瓷”這個名稱,倒是很多粗制濫造的產品并不能獲得市場認可,于是紛紛打起佛山陶瓷的招牌魚目混珠。
有陶瓷企業認為,集體商標注冊對于企業抱團宣傳推廣打品牌作用非常大,遇到侵權案件時,企業不再單打獨斗,而是抱團來維護這個區域品牌。
佛山市工商局相關科室負責人也表示,集體商標的使用及保護可以壯大集團優勢,在競爭中可以彌補企業規模較小之力量不足,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協會之爭
兩個地方上的行業協會都對“佛山陶瓷”的地理商標發起了申請,也有情可原。畢竟按照說法,都是為了行業健康發展,維護集體權益。但他們卻在整個2015年上演了一場鬧劇,如果說大家都僅僅是做好事,沒有自身利益牽扯其中,這可能么?
大佬看法
蒙娜麗莎集團董事張旗康認為,一旦獲得“佛山陶瓷”集體商標,首先佛山協會間要有姿態團結在一起,共同維護這一權益與榮譽,聚合力量進行全國性維權打假。
吃相這么難看,旁邊觀眾都看不下去,這樣的協會之爭說白了只會帶來兩敗俱傷的結果。而這也可以看作是廣大行業協會的反面教材,時刻提醒著不忘初心的辦會宗旨,只有我為人人,才會人人為我,寄生蟲遲早將被行業和企業淘汰出局。
圈視角
往大說,世界都認可德國制造、日本數碼;往小說,中國有蒙西高嶺土、廣西碳酸鈣。好的東西,好的品牌是會被市場,被世人看重的,桂冠不一定非要戴在頭上,反而是各種光環如不能與時俱進也會黯然失色。無論“佛山陶瓷”的地理商標注冊與否,給誰注冊,我們以為都不是佛山陶瓷繼續前行的羈絆!
(粉體圈 作者:郜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