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瓷材料公告,以8250萬元增資深圳愛爾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其25%股權。值得注意的是,國瓷材料此前為愛爾創重要供應商。簡單的看,這是上游企業入股下游企業的路線實例。更深點看,這是利益捆綁,真正的共同發展,全產業格局戰略的體現。

下游
愛爾創是中國產銷量最大的氧化鋯高技術陶瓷專業制造廠商之一,產品主要包括醫療齒科陶瓷、光通訊器件兩大類。
原料進口替代及產業數字化背景下,氧化鋯義齒(含3D打印)將爆發大健康背景下,齒科修復產業空間巨大。據統計,全球義齒產品市場超過5億顆/年,市場容量近千億元。
納米級復合氧化鋯陶瓷具有特殊光性能和電性能,在光通訊領域應用范圍較廣。例如,可用于制造光通訊中光纖連接器的光線插芯和套筒。目前,我國插芯和套筒產量占全球90%的份額。
上游
山東國瓷主打高科技陶瓷產品,包括有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用電子陶瓷材料、納米級氧化鋯材料、噴墨打印用陶瓷墨水材料、高純超細氧化鋁材料、鋰電池正極材料等。
以納米鈦酸鋇起家上市后,2013年業務拓展到陶瓷墨水、3D打印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2014年納米級復合氧化鋯產品投產,并拓展到高純超細氧化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今年又開始從事研發、生產、銷售新型電池材料業務。
小結
像中核鈦白之于巴斯夫,下游強大,則要主動進行技術對接,提升產品競爭力,保持粘性;強大如國瓷,上游強大,便可以考慮入股等控制渠道的路線。最關鍵的是通過這些實例,粉體企業的舵手和大佬們可以參考提升自己的全產業鏈格局。
(粉體圈 作者:郜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