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吸附儀是一種用于表征材料表面性質的重要實驗儀器,常用于測量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積、孔徑分布和孔體積等參數,幫助研發人員及生產企業了解材料的表面及界面信息,在諸如性能預測、質量把控、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提供助力。近年來,包括物理吸附儀在內的一批國產實驗室儀器品牌崛起,不僅提升了國內科研機構和企業的技術水平,降低了成本,還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改善了科研環境。
理化聯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楊正紅作為在業內摸爬滾打已有27年之久的“老兵”,對物理吸附儀的研發、生產、應用、市場等有著非常全面的認識和深刻見解,為此粉體圈特別邀請了楊正紅總經理到粉體圈參觀指導,并與大家聊一聊物理吸附儀。
Q1:楊總,您好!我們知道粉體產業當中離不開粉體檢測設備,作為國內物理吸附儀領域的頂尖專家,您認為比表面積測試對于粉體性質的探索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呢?
A1:粉體的性質包括粒度、比表面積、表面吸附性、表面能、表面化學性質、表面電性等,這些性質與材料產品的特性實際上是緊密相連的。目前,物理吸附儀已經從原來的研究型儀器,逐漸往質檢方向發展了,應用方面是在向催化行業、鋰電行業、醫藥行業拓展。
Q2:請簡單介紹下物理吸附儀在這些熱點行業的應用。
A1:剛才我提到的催化行業,算是物理吸附儀最傳統的一個應用領域。我們知道催化劑是一種由催化劑載體、金屬共同組成的復合型材料。其中催化劑載體在評價整個催化劑性能方面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對它的比表面積、孔徑、總孔體積來進行評價,從而研究開發出這樣一種產品。目前鋰電行業屬于是國內物理吸附儀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由于電性能與材料的比表面性質、孔的性質等因素密切相關,而這個行業對材料的電性能要求比較高,因此它們對于材料的表面精度提出了非常高要求,比如鋰電正負極材料,它本身的比表面非常低,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求它的比表面重復性要在1%以內,因為這樣才能夠表現出樣品本身的微小差距。那目前這是物理吸附儀主要的一個應用領域。除此之外,就是在醫藥行業的化學藥物和藥物輔料方面,物理吸附儀還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應用前景。
Q3:您認為未來物理吸附儀技術的發展趨勢大致是什么樣的呢?
A3:物理吸附儀它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是利用理想氣體方程進行運轉的,但實際上它的影響因素非常多。理化聯科這幾年主要是以縮小物理吸附儀在溫度、體積、壓力這幾方面的誤差來開展的工作,那么目前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并且在這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比如,鈉電領域的微量孔的測定,我們的儀器擁有一些國外儀器實現不了的性能;其次,物理吸附儀它存在一種很大的人為操作誤差,所以自動化是它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包括將稱重、脫氣、樣品的轉移、完成測試、數據傳輸這些流程中的人為因素徹底避免或最小化,從而完成鋰電行業或者催化劑行業大量的質檢的一個要求。
Q4:我們知道國產儀器與國外儀器之間的性能對比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您認為我國國產儀器與國外儀器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哪些呢?未來我們可以朝著哪些方向發展?
A4:我在這個行業已經有27年的時間了,其中前20年都是在國外的儀器公司工作,可以說我對國外儀器是有非常充分的了解。國外的企業由于資本的不斷介入,他們原始的創新機制已經消失了,從原來的技術驅動變成了資本驅動,目前主要是以市場為主,發展技術為輔的形式來進行運作。理化聯科雖然成立的時間比較晚,但我們是屬于一個技術驅動型的新型公司。在技術方面我們是照著國外儀器的標準來進行研發的,可以說我們目前是引領了吸附儀行業的一個新的技術層面的高度。我們目前主要在重復性、孔的準確性還有低比表面的測定方面都擁有一個較大的突破,我們的儀器可以完成納米孔的全范圍測定,是向微孔方向、較大介孔方向進行了一個擴展。
感謝楊總的精彩解答,相信很多朋友對物理吸附儀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各位朋友想了解更多關于粉體檢測設備的相關訊息,歡迎報名參加12月26日-28日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粉體技術分會于珠海舉辦的2024全國粉體檢測與表面修飾技術交流會,與更多業內大咖一起探討吧!再次謝謝楊經理接受我們的采訪,謝謝!
粉體圈整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529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