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攀枝花安鈦科技有限公司(安鈦科技)與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完成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取得重大成果——針對氯化浸出制備納米二氧化鈦及金紅石鈦白粉生產工藝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綠色鈦白粉工藝技術,煉鐵渣鹽酸體系制備金紅石鈦白粉初品等各項指標穩定正常,對標日本石原鈦白粉質量,后續還可以優化提升。

據介紹,安鈦科技在2020年開始與川大化工學院進行合作開發針對“氯化浸出分解釩鈦磁鐵礦煉鐵渣(高爐渣)制備金紅石鈦白粉”的相關研究,開發人員針對濃鈦液進行了2年的水解實驗研究,并取得關鍵突破,TCS和SCX都超過石原鈦白粉指標要求,其他各項指標也優于日本石原鈦白粉成品。
注:TCS指標指的是樣品中二氧化鈦的質量百分比,它直接關系到鈦白粉的遮蓋力和顏料性能。TCS的值越高,說明鈦白粉的純度越高,其遮蓋力和著色力通常也越好。SCX指標是指鈦白粉抵抗鹽霧腐蝕的能力。鹽霧腐蝕試驗是一種常用的環境加速腐蝕試驗方法,用于評估材料在含鹽環境中的耐腐蝕性。
該研究項目通過氯化浸出分解釩鈦磁鐵礦煉鐵渣(高爐渣),實現大宗固廢釩鈦磁鐵礦煉鐵渣(高爐渣)的綜合利用,不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國家環保政策要求,更是一種綠色先進的鈦白粉制備新工藝技術。
參考來源:中化新網
粉體圈 整理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