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國材料科學研究院(KIMS)科研團隊一項革命性導熱材料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Small Methods》上,其利用化學反應生成納米晶體復合層,突破了氧化鎂自身局限,低成本制備出氧化鎂基高導熱材料。
論文地址:https://doi.org/10.1002/smtd.202300969
純MgO和具有光滑表面的MgO(MgO-SM,SM=smooth surface)
傳統氧化鋁導熱材料在高導熱應用中表現乏力,氧化鎂因低成本,高導熱和高電阻率而廣受關注。但是,氧化鎂高達1800℃的燒結溫度,以及在空氣中的吸濕性而在實際應用中收到局限。
本次研究團隊利用液相燒結法制備氧化鎂,液相在燒結最后階段涂覆陶瓷顆粒,并在冷卻過程中再結晶,形成由納米晶體顆粒和非晶基質組成的表面層,從而使氧化鎂具備疏水性的同時表現出高導熱性。這種在1400℃的低溫下燒結MgO-SM顆粒因減少了Mg揮發導致的空位,從而使其相比高溫燒結的單晶氧化鎂有更高熱導率。而且用MgO-SM和環氧樹脂制備的熱界面材料TIM顯示出約7.5Wm?1K?1的高導熱率,顯著高于純MgO TIM的4.5Wm?1K?1。
編譯整理 YUXI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761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