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黃曉旭團隊及其合作者利用自主研發的三維透射電鏡技術在納米金屬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突破,該研究成果以《3D microscopy at the nanoscale reveals unexpected lattice rotations in deformed nickel》(納米分辨三維電鏡揭示變形鎳的異常晶格轉動)為題,登上頂級期刊《Science》。
論文地址: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j2522
金屬中位錯界面的三維透射電鏡成像
納米金顆粒的三維透射電鏡成像
科學雜志編輯總結認為,準確確定材料如何變形是更好的工程和設計的關鍵,本次研究通過變形循環跟蹤多晶鎳中的晶粒,并且發現這些晶粒不僅在兩個方向上旋轉,有時還會經歷晶格的內部旋轉。這種意想不到的晶格旋轉在較大的晶粒中更常見,這是由于一種稱為反應力的現象引起的,這種現象驅動位錯滑移,從而產生旋轉。發現這種特殊變形機制,對于優化材料設計很重要。
本研究利用三維取向成像技術,首次實現了納米金屬塑性變形的三維電鏡研究。發現了納米金屬塑性應變可恢復的反常現象,并揭示了這一現象的物理本質。本工作的新發現發展了納米金屬塑性變形理論,將為先進納米結構材料研發、納米材料使役行為的預測和控制以及微納器件功能優化提供理論指導。
編譯整理 YUXI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696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