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于稀土價格持續疲弱、無法盈利按期償還利息,作為稀土行業美國惟一的稀土生產商——美國鉬業填寫了破產申請。近期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大宗交易品價格下降等因素的沖擊,中國稀土行業受到打擊,那么,美國吃到教訓嗎?
自中國實施稀土配額開始,歐美日等經濟體不斷向WTO提起訴訟,并在2014年取得了對稀土、鎢、鉬資源訴訟案的勝利。此后,中國被迫取消了出口配額限制與稀土出口關稅。
受此影響,中國稀土出口價格隨之大幅走低。業內人士表示,在我國先后取消稀土出口配額和出口關稅后,國外進口商大多抱有價格走低的預期,加之每年五六月是稀土行業淡季,市場整體疲軟。目前中國稀土供應量仍占全球市場的80%,我國稀土政策變化仍牽動全球市場。
果然,今年5月,美國鉬業才被德國西門子公司選為稀土供應商,才剛到6月,其就宣布因中國放寬出口限制導致稀土行情惡化,公司受此影響不能按期支付高達3250萬美元的公司債利息。
在世界經濟相互依存乃至共同進退的大時代背景下,短視行為只能導致雙輸。歐美日等一邊密切關注著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調整狀況,一邊受其短期直接利益指揮,相互依存和相互競爭的博弈之下,地球村的村民們上演著“小時代”一般的劇情。或許,當拉著全球經濟這輛馬車的各方都發現,各自為戰只能遍體鱗傷,那時才會共同朝著一個方向前進。
(粉體圈 作者:郜白)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