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的最后一年,北京市很多收尾工作都會成為難啃的硬骨頭,因此,行動計劃中將會涉及多個行業新的排污標準,倒逼這些長期以來令人十分頭疼的污染行業轉型升級抑或調整退出。為完成今年PM2.5年均濃度下降5%的目標,北京將單獨出臺《2015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包含今年多行業將制定排污新標等多個亮點。
我國現在的環境保護標準分為國家、地方兩個級別,北京已經基本形成了國內最為嚴格的以污染物排放標準為主體的地方環保標準體系,北京現有地方環保標準51項,為全國最多。盡管目前北京制定的大多數行業排污限值等環保標準都是嚴于、細于國家標準的,但仍有部分行業沒有相對應的專有標準,企業只需要執行大多數行業統一、綜合的排放標準,相對北京的環境治理要求來說,這種力度還有加強的空間。在今年的《行動計劃》中,北京確定今年將率先組織實施施工揚塵排污費的征收,并開征揮發性有機物排污費。這項排污費的政策已正式出臺,要在今年開始征收,揚塵排污費擬定以征收甲方建設方排污費,參照建設規模、揚塵排放強度折算征收,以各階段施工強度按系數征收,初步確定北京按照3元/平方米左右征收,具體還會根據施工周期等系數計算繳納費用。
除了行政治污手段外,以差別化資源價格為代表的經濟手段,近年來正從另一個方面為企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治污動力。《行動計劃》中將明確,今年北京將全面實施差別化電價政策,即根據企業的能耗、排污量為企業制定階梯電價。階梯電價在各種資源產品中屬于實施相對較早的一項,去年起,我國就開始了對過剩產業實施“電價懲罰”措施,對于電解鋁企業,根據去年上半年用電實際水平,分檔確定電價。當時,業內就有專家表示,電解鋁企業實施階梯電價可能僅僅是利用價格杠桿撬動產能過剩的開始,未來鋼鐵、水泥等產能行業也將陸續推出階梯電價政策。而根據《行動計劃》,今年就可在北京率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