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德國不萊梅舉行的“2021太空技術博覽會”上,京瓷展示了其用于航空航天工業的“New Space”陶瓷技術和產品。該領域需要具有改進功能的緊湊設計,生產高度復雜和精確的設計,以推動下一代衛星、推進系統和其他航空航天部件和系統的發展。
堇青石
堇青石陶瓷問世已有20多年,它的熱膨脹極低,溫度變形極小。與CTE玻璃材料相比,采用具有高剛性的細長肋狀結構設計的堇青石重量減少70%,且有良好的可加工性。
衛星中的堇青石陶瓷部件
天文望遠鏡相機鏡頭墊片
SiSiC反應碳化硅(滲硅碳化硅)
其可能隱藏內部空腔(例如冷卻通道),實現1mm以下的復雜精細結構,以最低的重量實現高強度、極高剛度和可靠性的組件,連接具有相同材料屬性(例如 E 模量和強度)的區域。可滿足水密性和氣密性要求的封閉孔隙率,通過利用半導體級成分實現卓越的雜質水平,并通過大尺寸零件獲得極其均質的材料。
碳化硅
耐酸堿的卓越耐腐蝕性,出色的高溫性能的大型零件可滿足航空航天工業的苛刻需求。
除了高機械強度、抗熱震性、良好的導熱、絕緣、高頻低介電損耗等先進陶瓷通用特性,且釬焊氧化物陶瓷-金屬組件可實現廣泛的真空、高壓和高壓應用。
左:氧化鋁離子推進器絕緣體 右:航天相機外殼
釬焊氧化物陶瓷-金屬組件
小結
與其他材料類別(例如金屬或玻璃)相比,陶瓷材料在高電絕緣性、耐化學性、耐磨性、機械強度方面的性能更加卓越,京瓷推出的精細陶瓷以其獨特的性能在需要高精度和可靠性的惡劣環境中證明了其優勢。而這些高端應用案例,希望對有志于此的科研技術人員有所啟發。
粉體圈 啟東
版權聲明:
本文為粉體圈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也不得歪曲、篡改或復制本文內容,否則本公司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粉體圈
總閱讀量: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