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海關總署于2023年7月發布公告,決定從2023年8月1日起,開始正式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這一消息的發布讓許多人再一次認識到“鍺”在半導體等高新技術領域的重要性。作為第一代半導體材料,鍺具有較高的純度、高電子遷移率、高空穴遷移率以及良好的電壓穩定性能,是制造晶體管、集成電路以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理想材料,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測控、核物理探測、光纖通信、紅外光學、太陽能電池等領域都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鍺的制備方法及其在AI時代的相關應用。
圖源:鳳凰網
鍺Ge
鍺作為第IVA族的元素,具有一系列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它與硅的晶格結構相似,可以很好的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技術兼容,能夠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器件的可靠性。鍺具有較高的電子遷移率,是硅的10倍,電子可以在鍺中更快速的移動,有利于實現器件的高響應速度。它的截止波長在1.7-2.2微米之間,使得鍺非常適合于制造紅外探測器、光電探測器,通過選擇不同的摻雜水平和制造工藝,可以有效調整鍺探測器的截止波長,使其適用于特定波段的應用。
制備方法
1、濕法冶金方法
目前,提取鍺的原料主要有三大類:有色金屬冶煉過程產生的鍺富集物、含鍺煤燃燒后產生的富鍺產物及鍺深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料。鍺的濕法提取包括浸出、氯化蒸餾、中和沉淀、溶劑萃取、離子浮選、載體液體膜以及固相萃取。鋅精煉殘渣的浸出主要使用無機酸,煤灰的浸出則使用有機配體。鍺不同于普通的金屬陽離子,它在酸性pH值中會以中性物質的形式存在。因此,在溶劑萃取和離子交換過程中,可以使用有機配體形成陰離子鍺配體配合物,從而通過陰離子交換分離物質。雖然鍺在液相中只存在一種穩定的氧化態,即IV,但它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溶液中鍺的形式主要取決于pH值、鍺的濃度、陰離子的種類、濃度以及萃取劑。各種萃取劑通常根據含鍺液相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閃點、密度和溶解度等方面,從液相中來回收鍺。
(1)酸浸煉鍺:酸浸煉鍺一般采用鹽水浸出鋅鍺廢渣,而不采用硫酸,因為在鋅礦石的焙燒過程中會形成SiO2和Zn2SiO4,會導致在浸出過程中形成硅膠。該工藝可以總結為氯化、水解、還原三步。氯化就是制備GeCl4,這一步主要是利用GeCl4與其他雜質沸點有顯著差異的特性來實現的。目前,常用于制備四氯化鍺的方法有氯化蒸餾法、氯化揮發法。GeO2既是制備金屬鍺的原料,又可用于電子工業、半導體材料等領域。為了得到金屬鍺,需要使用GeCl4進行水解反應。為了獲得高純的GeO2,常要求水解的水為電子級的水,水解原料為高純GeCl4。在氯化、水解、還原法中,通過還原方式生成的金屬鍺是以GeO2為原料,氫氣為還原劑來實現的。GeO2會首先被還原為GeO,進而還原為Ge。在溫度為700℃時,GeO易揮發,因此需要將反應溫度控制在600-650℃。
目前,該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二氧化鍺制備流程過長,需經過水解、過濾、清洗、煅燒、研磨、篩分等系列長流程工藝;制備過程存在材料轉移,易引入新的雜質元素等。這些問題成為阻礙高純材料制備的關鍵。使用該方法很難實現超高純鍺的制備,如何有效避免流程中雜質的出現,降低流程工藝的步驟是后續該方法的研究熱點。
(2)溶劑萃取:溶劑萃取法是目前從鋅鍺浸出液中提取鍺的主要方法之一。Kelex100是一種較為經典的萃取劑,但其穩定性較差,容易氧化分解,在萃取過程中易將鋅鍺浸出液中的銅和鐵萃取出來。7815萃取劑能夠有效從鋅鍺浸出液中萃取鍺,在生產中被普遍運用,但由于本身黏度較大、易乳化,故需要加入改質劑和稀釋劑來進行使用。N235作為胺類萃取劑,具有原料價格低、萃取率高的特性,與7815一樣被廣泛應用于鍺的萃取中。
溶劑萃取法在鋅鍺浸出液提取鍺的研究方向中具有良好的選擇性、萃取率高等優點,但也存在萃取劑對萃取的濃度、溫度、酸度有較大要求;萃取劑黏度較大、容易乳化;萃取劑無法循環利用、成本高;制備流程長等問題。與國內現行的其他方法相比,存在較大的劣勢。
(3)離子交換:離子交換法是將離子交換劑添加到鋅鍺浸出液中,使其與液體中的離子發生交換反應,從而達到提取鍺的目的。該方法比較適合鍺離子濃度大于1×10-5mol/L的溶液。其中,離子交換劑分為有機與無機兩類。
離子交換法具有綠色環保、鍺回收率高、選擇性好、可以有效去除雜質離子、水溶性低、不容易發生乳化等優勢,但由于離子交換劑價格昂貴、成本高、難以循環利用、工藝流程復雜等缺陷,使其難以在工業應用上進行大規模推廣。
(4)中和沉淀:中和沉淀大致分為鋅粉置換沉淀法、中和沉淀法以及單寧沉淀法。單寧沉淀法是目前最成熟的方法,與其他工藝相比,具有鍺回收率高、綠色環保、反應迅速等優點。雖然單寧酸可以有效回收鍺,但在實際生產中需要消耗的單寧酸的量巨大,極易導致生產成本過高,給企業造成較大的負擔。其次,單寧酸的化學性質不穩定,在溫度過高時,會與鍺以及其他雜質離子發生反應,生成金屬絡合物。因此在用單寧法沉鍺前,需要抑制副反應、去除雜質離子。如何在保持鍺回收率不變的情況下,降低單寧酸用量是中和沉淀后續的研究重點。
(5)支撐液膜:支撐液膜(SLMs)是一種浸漬了溶劑萃取劑的多孔膜,溶劑提取劑通過毛細管力穩定在孔中。膜被夾在進料和條帶溶液室之間,在那里萃取劑作為載體將目標物種從進料相轉移到條帶相。SLM的常見構型有兩種:平板支撐液體膜(FSSLM)和中空纖維支撐液體膜(HFSLM)。
支撐液膜與離子交換法一樣具有價格昂貴、成本高、難以循環利用等缺點,目前是實驗室研究制備鍺的主要方法。由于支撐液膜對鍺有著近乎100%的萃取率,如何有效解決支撐液膜成本過高、難以循環利用的問題是未來支撐液膜法得以規模化發展的前提。
(6)固相吸附劑:固相吸附劑對鍺元素缺乏高選擇性和能力。傳統的固相吸附劑有介孔二氧化硅、介孔碳和金屬有機框架(MOFS),新型吸附劑有離子印跡聚合物(IIPs)和磁性納米材料基吸附劑。與液相萃取相比,固相萃取具有能量輸入低、部署方便、運行維護成本低、吸附劑可重用性高、提取高效、環保等優點,但固相吸附劑存在分離困難的缺點。目前在固相吸附劑領域關于鍺的吸附研究較少。
處理含鍺鋅浸渣流程圖(圖源:X技術)
2、鍺的火法冶金方法
鍺的制備方法主要分為化學氣相沉積法、歧化法、合金法以及氯化鋁熔煉法。我國制備金屬鍺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從含富鍺的液相中加入堿,如碳酸鈉、氫氧化鈉,使鍺轉化為鍺酸鹽沉淀,再通過氯化蒸餾法得到四氯化鍺;或加入鋅粉發生置換反應;或通過氯化鋁熔煉法;或通過合金法熔煉富鍺粉煤灰,再通過氯化蒸餾法得到四氯化鍺,之后再進行水解還原等步驟得到金屬鍺。
(1)歧化法:只適用于原料為二氯化鍺、二碘化鍺等GeX2物質(X為F、Cl、Br、I)。二氯化鍺在1000℃時會發生歧化反應,生成四氯化鍺和金屬鍺。
(2)化學氣相沉積法:分為鍺烷熱分解制備鍺和四氯化鍺氫還原制備鍺。鍺烷具有熱穩定性差的特點,在160-280℃時,會發生緩慢氧化生成氫氣和鍺。在350℃以上時會完全分解。當鍺烷分解時,它會在基體表面形成一層鍺金屬膜,這層金屬膜會對鍺烷的分解產生很強的催化作用,加速鍺烷后續的分解速度,但這一過程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因此需要將鍺烷的分解控制在較低的溫度條件下進行。
(3)四氯化鍺氫還原制備鍺:是利用高純氫氣將四氯化鍺蒸汽帶入至還原爐內,從而使得反應更加穩定,反應過程中引入雜質的可能性更小。同時,省略了四氯化鍺水解為二氯化鍺的冗長步驟,減少了設備成本的投入。該方法目前還處在實驗研究階段,鍺在不使用催化劑的情況下,一次轉化率最高可達31.89%。這一方法主要是根據多晶硅的制備方法所提出的設想,目前已驗證了可行性,后續將會成為鍺制備研究領域的熱點。
鍺火法提煉裝置(圖源:X技術)
鍺在AI時代的相關應用
1、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是現代電子設備的核心,為AI算法的運行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撐,傳統的硅基集成電路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后,制造工藝逐漸逼近物理極限,性能的發展速度也在逐漸放緩。鍺具有較高的電子遷移率,電子在鍺材料中能夠迅速地進行移動,相較傳統的硅基材料,鍺能夠實現更快的信號傳輸和信息處理速度。當鍺被引入到芯片制造工藝中時,它能夠顯著改善晶體管的性能,使整個芯片運算效率的得以顯著提升。此外,鍺與硅之間存在著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形成鍺硅合金,這種材料不僅繼承了硅的穩定性和成熟的制造工藝,還可以充分發揮鍺的高電子遷移率特性,實現芯片性能的優化。例如,在先進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技術中,采用鍺硅溝道可以有效降低電阻,提高電流驅動能力,從而使得AI處理器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復雜的計算任務。
硅鍺基片(圖源:聚光贏創)
2、光電探測器
在AI系統中,對圖像和光信號的精確感知與迅速反應處理,是實現高效智能決策的關鍵。光電探測器作為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重要器件,其性能會直接影響著整個系統的感知能力。鍺因其卓越的光電轉換性能,在光電探測領域表現十分出色。與其他常見的光電材料相比,鍺具有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高的靈敏度,這意味著它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對光信號做出響應并將其準確地轉換為電信號,減少了信號的延遲和失真。在AI時代,機器視覺和自動駕駛需要對復雜多變的環境進行實時、準確的感知。鍺制成的光電探測器能夠在低光照條件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能夠及時捕捉到微弱的光信號。為AI系統提供更豐富、更準確的環境信息要素,大大提高圖像識別的精度和自動駕駛系統的可靠性。
新型Ge—on—Si探測器面陣結構(圖源:文獻2)
3、醫療領域
盡管存在爭議,但對于人類而言,有機鍺是安全且有獨特的生理活性與健康益處的,目前它也備受全球醫藥科學家們的重視及探索。這種化合物的構造包含三條含鍺-氧連接鏈段,這使得它能為身體的每個部分供應大量的氧,以提升免疫力并消除毒素垃圾:同時也能延緩老化的過程并且有效地遏制癌癥的發生等等關鍵功效。因此基于此種特質,該物質已被普遍用于各種疾病的防治工作當中,包括作為處理血壓過高、膽固醇含量偏高等情況下的調節手段、控制血糖、緩解骨骼肌肉疼痛、改善心血管系統疾病,也適用于改善或預防老年人記憶力下降,或者大腦血管堵塞等問題引發的中風。
小結
鍺基于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在AI時代的應用潛力不可小覷。目前,由于鍺的稀缺性和高昂價格,使得對于鍺的研究仍處在初期階段,但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可以解決以上問題,發現鍺更多的應用方向。
參考文獻:
1、丁志穎,陳鳳陽,袁興平,等.金屬鍺制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
2、高楨.鍺硅探測器面陣暗電流快速檢測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
3、曾智,肖卓奇,王顯彬,等.鍺濕法冶金提取及應用進展[J].冶金與材料.
粉體圈整理
作者:Alice
總閱讀量:853供應信息
采購需求